狗狗体外寄生虫驱虫的时间要视感染寄生虫种类和使用的药物而定,经常出现的体外寄生虫有虱子、跳蚤、蜱虫、螨虫等几种。不同种类驱虫药的使用方式和效果也有着一定的差异。体外驱虫剂又可分为喷剂和滴剂两种,有些驱虫药是三月一驱的,药剂含量高可能造成不安全,有的一月一驱的驱虫药,药剂适量又温和,但是稍稍费点事儿。
©本文版权归蘑菇宠医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。
体外驱虫是犬猫常规保健工作,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犬猫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呕吐、腹泻、呼吸困难、贫血、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疾病。通常来说幼猫需要一个月做体外驱虫一次,成猫冬季可以三个月驱一次,在夏季一个月驱一次,幼猫通常要到6周龄以后,体重达一公斤以上才可以进行驱虫,这样可以减少中毒的风险。
狗狗的体外寄生虫分别有虱子、跳蚤、蜱虫、各种螨虫。夏季是体外寄生虫的高发期,如果狗狗喜欢到草丛里玩耍,就非常容易感染体外寄生虫。如果发现狗狗身上经常出现小红疹,可能是感染了虱子。如果发现狗狗经常挠痒痒,并且皮肤出现大面积红疹,还有黑色的小渣,那就可能有跳蚤感染。
在给宠物做体外驱虫后,如果主人是怕粘到驱虫药则可以等驱虫药干了以后再抱宠物,一般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,这时驱虫药已经通过皮肤进入皮脂腺,因此主人就可以放心的抱宠物了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宠物舔到驱虫药,防止宠物出现中毒的情况。